超聲波探傷儀如何選擇探頭
時間:2023-04-06 14:58:53 點擊次數:
1. 型式選擇:原則為根據檢測對象和檢測目的決定:
如:焊縫——斜探頭
鋼板、鑄件——直探頭
鋼管、水浸板材——聚焦探頭(線、點聚集)
近表面缺陷——雙晶直探頭
表面缺陷——表面波探頭
2. 探頭頻率選擇
超聲波檢測靈敏度一般是指檢測最小缺陷的能力,從統計規律發現當缺陷大小為時,可穩定地發現缺陷波,對鋼工件用2.5~5MHZ,λ為:縱波2.36~1.18,橫波1.29~0.65,則縱波可穩定檢測缺陷最小值為:0.6~1.2mm之間,橫波可穩定檢測缺陷最小值為:0.3~0.6之間。
這對壓力容器檢測要求已能滿足。
故對晶粒較細的鑄件、軋制件、焊接件等常采用2.5~5MHZ。
對晶粒較粗大的鑄件、奧氏體鋼等因會出現許多林狀反射,(由材料中聲阻抗有差異的微小界面作為反射面產生的反射),也和材料噪聲干擾缺陷檢測,故采用較低的0.5~2.5MHZ的頻率比較合適,主要是提高信噪比,減少晶粒反射。
此外應考慮檢測目的和檢測效果,如從發現最小缺陷能力方面,可提高頻率,但對大工件因聲程大頻率增加衰減急劇增加。對粗晶材料如降低頻率,且減小晶片尺寸時,則聲束指向性變壞,不利于檢測遠場缺陷,所以應綜合考慮。
3. 晶片尺寸選擇:
原則:①晶片尺寸要滿足標準要求,如滿足JB/T4730-2005要求,即晶片面積≤500mm2,任一邊長≤25mm。
②其次考慮檢測目的,有利于發現缺陷,如工件較薄,則晶片尺寸可小些,此時N小。鑄件、厚工件則晶片尺寸可大些,N大、θ0小。發現遠距離缺陷能力強。
③考慮檢測面的結構情況:
如對小型工件,曲率大的工件復雜形狀工件為便于耦合要用小晶片,對平面工件,晶片可大一些。
數字超聲波探傷儀,超聲波探傷機,鋼板探傷儀,鍛件探傷儀,鑄件探傷儀